在医疗战场,技术与仁心是医者的双翼。近日,漯河医专二附院(漯河市骨科医院、漯河市立医院)皮肤科接诊了一位特殊的患者,这场跨越语言障碍的诊疗故事,成为诠释“医者仁心”的生动注脚。
【诊室里的“纸笔对话”】
“医生,我这个妹子全身痒好几年了,最近厉害了,但她说不出话……”2月25日上午,一个老人领着自己的表妹——47岁的聋哑患者走进皮肤科。面对无法用语言沟通的患者,接诊的皮肤科主任医师陈敏没有慌乱。她迅速拿出一张白纸,工整地写下第一句话:“您好,我是您的医生,接下来我会用文字和您交流,别担心。”
从症状询问到病史追溯,诊室里安静得只剩笔尖摩擦纸张的沙沙声。陈医生伏案书写,字迹清晰简洁;患者时而点头,时而用简单手势回应。二十分钟的“纸上问诊”,写满整整三页纸,终于锁定了初步诊断方向。
【“让患者安心比什么都重要”】
“聋哑患者就医时容易焦虑,我们必须用更多耐心去化解他们的不安。”陈医生事后回忆道。为减少患者往返奔波,她亲自安排规培医生陪同指引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患者患有慢性荨麻疹并有贫血,需要进一步治疗。陈医生再次提笔详细写下治疗方案,并耐心解释病因。当患者家属和患者满意的点头并感谢时,她在纸上留下了这样一行字:“这是我应该做的,您能赶快好起来是我们医生最欣慰的。”
【医德传承的温暖接力】
这场特殊的诊疗,不仅让患者感受到医学温度,更成为年轻医学生的生动课堂。参与陪检的规培医生小王感慨:“老师教给我们的不仅是医术,更是如何用尊重架起医患信任的桥梁。”
“医疗的本质是人与人的联结。当技术遇到障碍时,仁心就是最温暖的语言。” 笔尖流淌的不仅是文字,更是医者对生命的敬畏;纸页承载的不仅是病情,更是跨越障碍的心灵共鸣。在这间“无声诊室”里,我们见证了医德医风最质朴的绽放——有时,治愈疾病或许需要复杂的技术,但抚慰人心,只需要一份愿意俯下身去的真诚。 (卢 闯 刘 旭 袁锦钰)
责编:瘦马 编审:王辉 终审:王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