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热十分常见,原因也各种各样,常见为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但5岁的孩子发热的病因竟然与“生鲜”羊奶有关,家长感到很疑惑:人们都说,鲜羊奶营养价值高、易消化,新鲜、纯天然,没有经过任何加工,也没有添加剂,怎么会让孩子生病呢?
5岁的患儿小明因持续发热5天,在当地诊所进行治疗,效果不佳,仍反复发热,后出现高热,体温一度达到39°乃至40°以上,家长焦急万分,在朋友的推荐下赶紧把他送到市二院小儿消化肾病内分泌科治疗。
郭爱红主任接诊后,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查体及完善相关检查,发现小明肝脾肿大,颈部、大腿窝淋巴结肿大,血象不高,体温正常时精神好,不影响吃和玩,反复询问家属患儿从未到过疫区,家里也没有养牛羊等牲畜,排除了肺炎、排除川崎病、排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等疾病。
患儿病程已超过1周,但仍然反复高热,郭爱红主任再次组织科室团队开展疑难病例讨论、进行相关辅助检查,寻找孩子发热性疾病的原因,并对家长进行详细询问,问病史、问饮食。最终,查咽拭子病原检测提示高致病原:布氏杆菌属。
真凶终于浮出水面,确诊患儿为布鲁菌病(简称“布病”)。
家属这才回忆起,近2个月来一直给患儿买现挤的新鲜生羊奶,小明所感染的布氏杆菌来源于他长期饮用的未经充分加热消毒的新鲜生羊奶。
市二院小儿消化肾病内分泌科主任郭爱红提醒广大家长:一定要喝合格消毒奶,远离布鲁氏菌病。
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又称为布鲁氏菌病或波状热,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全球性人畜共患传染病。这种病菌主要通过受感染的动物(如羊、牛、猪、狗等)传播给人类,传播途径多样,包括直接接触病畜、食用未经彻底消毒的奶和奶制品以及通过皮肤伤口接触病菌等。
症状与表现?
布鲁氏菌病的症状多样,可能表现为发热多汗、乏力、肌肉和关节疼痛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更具体的表现,如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睾丸炎(男性患者)、关节炎等。部分病例还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脑膜炎等。
预防与控制
1.加强动物管理:对家畜进行定期检疫,及时发现并隔离病畜,防止病菌传播。
2.个人卫生:处理动物或其产品时,应穿戴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事后彻底洗手
3.食品安全:确保奶制品经过巴氏杀菌或煮沸处理,避免食用生奶及未经消毒的乳制品。
4.职业防护:畜牧业工作者、兽医等高风险人群应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5.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布鲁氏菌病的认识,特别是在疫区旅行或居住的人群,应了解相关预防措施。(尹红娅 郭爱红)
责编:瘦马 编审:王辉 终审:王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