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碘过量”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1年首次提出了碘过量的定义:每升尿液中碘的含量超过300μg,称为碘过量。近年来,碘过量受到了国际甲状腺学界的高度重视,认为碘过量可能导致甲状腺组织损害及功能障碍,引发多种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等,进而引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有研究表明随着全世界食用盐加碘的实施,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出现增加趋势。研究发现小剂量增加碘摄入量(包括药物、食品中的碘化物),即使碘营养状态适宜的地区,也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生率升高。我国自1994年实行全民碘化食盐以来,随着摄碘量增加,碘缺乏性疾病的发生大大减少,但在过去三十年中,甲状腺肿瘤的发生率却呈升高趋势。
图片
图片
要“碘”到为止
建议结合自身情况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测尿碘,判断碘营养水平。
普通人群碘营养水平适宜标准为尿碘含量100-300μg/l,即〝碘充足〞。如果尿碘水平超过300μg/l,我们就要1.控制高碘食物2.减少碘盐摄入。碘缺乏或过量都会对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成年人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定期进行尿碘检测,可科学指导补碘或者减碘,对早期发现并预防碘缺乏或过量导致的相关疾病,尤其是对促进儿童体格和智力的发育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对目前增加的甲状腺良性和恶性肿瘤起到提早预防作用。
科普专家简介
贾新勇,副主任技师,毕业于新乡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进修于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任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医疗行业分会委员,河南省老年学会医学检验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医师协会检验专业分会委员,发表国家级论文10余篇,实用专利三项。
责编:瘦马 编审:王辉 终审:卢子璋